健康.至尚 Virtus Health Station – 網上健康資訊平台
腸胃

兒童小腸氣手術分兩種 平臥安撫腹脹不適

治療腹股溝疝氣(俗稱小腸氣)的唯一方法,是透過手術將腹股溝(大髀罅位置)管道的缺口縫合,避免腸臟從腹股溝管道中突出,有助避免出現「箍死腸」,即腸臟壞死的嚴重後遺症。除了傳統的開放式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的發展已非常成熟,能更有效控制小腸氣的復發率。   開放式手術 vs 腹腔鏡微創手術   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兒童小腸氣的手術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醫生會在腹股溝處開一個2公分的切口,仔細分離沒有閉合的漏管、輸精管和陰囊血管,然後將其結紥及切除。由於手術創傷較大,康復期亦較長,而且無法診斷對側是否存在潛伏的小腸氣,有機會需要再進行手術。 腹腔鏡微創手術同樣需要全身麻醉,但術後疼痛及疤痕面積較傳統方法小。手術方法是在腹部開三個2至3毫米的細孔,置入可放大影像的腹腔鏡及手術儀器,把小腸拉口復腔內,再沿漏管缺口收緊及結紥。過程中,醫生可以同時檢查另一邊腹股溝,如發現疝氣問題,可以一併修補。一般單邊手術需時約1小時,雙側則需時1小時15分鐘。由於表面傷口細小,可以減少感染和發炎機會,一般術後翌日可出院及恢復日常生活。     小腸氣長大後會自行痊癒﹖應待孩子長大後才做手術嗎﹖   坊間流傳小腸氣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自行痊癒,這些說法其實並不可取。小腸氣是無法自然癒合的,及早進行手術反而有助避免腸塞或腸臟壞死等併發症。以現時旳醫學技術,即使嬰兒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也是非常安全的。醫生會與爸媽商討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平臥輕撫紓緩小腸氣不適   當寶寶腹部用力,例如哭鬧、咳嗽或「谷大便」的時候,小腸便有機會從復股溝的缺口突出,使寶寶感到不適。此時,爸媽可讓寶寶躺下並輕輕撫摸,以玩具或書本安撫情緒或轉移注意力,待半小時後檢查疝氣是否能夠復位。     如果疝氣仍然脹起及感覺結實,便有可能是「箍腸」的症狀,這時絕對不能嘗試將小腸推回體內,因為過度施加壓力可導致小腸穿孔。如果爸媽在觸摸腹股溝患處時,寶寶感到劇痛,並出現表皮紅腫和不適的情況,也有可能是「箍腸」的症狀,需要立即就醫。若醫生檢查後未能把小腸復位,就需要即時進行手術把小腸復位及修補疝氣部位。        


男嬰患小腸氣比例高 大髀罅發脹屬病徵

如果嬰兒或小朋友哭鬧或咳嗽時,如果大髀罅位置或男嬰近陰囊的位置突然脹起,便可能患上俗稱小腸氣的復股溝疝氣(Inguinal Hernia)。小腸氣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通常在嬰兒和幼兒期發生。根據統計數據,初生嬰兒的小腸氣發病率約3-5%,尤其是在未足32週出生的早產嬰兒中,發病率較高。男嬰的發病率約為女嬰的五倍。   家長要留意,小腸氣是小朋友因復痛而求醫的常見疾病之一。 - 司徒達燕醫生   復股溝是位於腹壁和大腿交界處的一個區域,即大髀罅位置。當小腸氣發作時,大髀罅會因為腹腔內的器官(如小腸)透過管道的缺口突出,形成疝氣。如果小腸等器官無法自行退回腹腔內,便可能出現「箍腸」,嚴重者腸道會於6小時內壞死,甚至致命。     為何男嬰較易患上小腸氣﹖   男嬰之所以佔多數,是因為男嬰的睾丸在出生前會經由腹股溝管道進入陰囊,而個管道位於男性兩邊大髀罅內側、陰囊對上位置。當嬰兒出生後,這個管道應該自行閉合,但少數男嬰的腹股溝管道未能完全關閉,就會形成單邊或雙側腹股溝疝氣。   每當哭鬧或谷大便時會出現腫塊   每當小朋友腹部用力,例如哭喊、咳嗽甚致谷大便時,肚子內的壓力增加,小腸或腹內的網膜便會經由管道被擠出腹腔外。此時嬰兒或會感到痛楚或不適。但當嬰兒情緒平復後,小腸一般會自行退回腹內。家長為寶寶換尿片或洗澡時,可以留意腹股溝有否發脹,以及腫脹有否在身體躺平後消失。   一歲前「箍腸」機會高 可致腸壞死   目前尚無藥物治療腹股溝疝氣,唯一的方法是透過手術修補管道。「箍腸」是小腸氣的一個嚴重併發症,需要及時就醫處理。家長常有一疑問:「寶寶的患處體積不大,或者腸臟不是經常突出,是否反映病情較輕?」然而,臨床發現不論患處範圍大小,或者發作是否頻密,均可能出現「箍腸」的情況。即個別患者因管道比較狹窄,突出的小腸未及退回腹內已被卡著,因而影響小腸血液循環,導致腸組織在缺血情況下壞死,病情嚴重者可在六小時內出現併發症,若不及時醫治可構成生命危險。     有研究發現,嬰兒於一歲前出現「箍腸」機會較高。「箍腸」一般不易察覺,家長亦不易分辨,但總括而言,「箍腸」的四大症狀包嘔吐、腹部發脹、沒有大便、患處紅腫發疼。家長若發現寶寶出現上述病徵,應儘快求醫檢驗,以免延誤治療加劇病情。過去曾有嬰兒出生後即被確診患上小腸氣,如有此情況,醫生會馬上把腸道復位,然後施行手術,管道閉合,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成「箍腸」。          


免疫系統自我攻擊 兒童也會患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發炎性腸炎有兩種,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過去,潰瘍性結腸炎在香港並不常見,但從1985到2014年,本港成人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上升16倍,估計現時有多於4,000位患者。同時,兒童患者的數量也不斷上升,所以不能輕視它的影響。     潰瘍性結腸炎或與免疫力過激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疾病,主要影響結腸(大腸)和直腸。 - 周中武醫生   患者的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不斷自我攻擊健康的腸道細胞,造成慢性發炎和引致各種併發症。 潰瘍性結腸炎可以影響不同位置,造成不同程度的症狀。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見症狀包括持續肚瀉、腹痛和腸抽筋。輕微的情況下,發炎範圍可能僅限於靠近肛門的直腸,患者可能會出現稀爛並帶有血絲的大便。如果發炎向上擴散,患者可能經常腹瀉和有血便。患者會感到疲勞、體重減輕和食慾不振。如果整條大腸都受到病變影響,患者可能持續腹瀉並排出大量血便,嚴重的潰瘍甚至可以穿破腸壁,引致腹膜炎、敗血病等併發症。     兒童患者中,大多數在青少年階段發病,但也有可能在六個月大就出現症狀。他們可能會呈現發育不良和體質偏弱等表徵。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和治療   除了上述症狀外,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可能驗血檢查時會發現貧血、蛋白偏低(代表營養吸收不佳)以及血液發炎指數升高等情況。最終的診斷需要通過內視鏡檢查,即使用大腸鏡觀察腸道內的發炎情況,同時需要抽取活組織化驗,才能確診。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炎症、管理症狀和減少症狀復發。醫生會以受影響腸道的範圍大小評估病情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的。治療選項包括抗炎藥、類固醇、免疫系統調節劑,以及生物製劑等。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控制病情,或出現嚴重出血、穿孔等併發症,可能最終需要考慮手術切除受影響的部分。      


母乳餵哺減克隆氏症風險 調節飲食避免腹瀉

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一樣,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腸炎,主要影響消化道。克隆氐症的症狀為發燒、腹痛、腹瀉、口腔潰瘍、腸道出血。克隆氏症主要發生在十多歲的青少年身上。     克隆氏症成因未明 母乳餵哺減低風險   醫學界對克隆氐症的病因尚未原全掌,但相信與遺傳、環境和免疫系統有關,包括吸煙、偏食加工食品、使用太多抗生素、腸道微生態失衡(好壞菌比例失衡)。   有研究發現母乳餵哺有助保護小朋友腸道,減低患上慢性腸炎的風險。 - 周中武醫生     克隆氏症影響範圍較潰瘍性結腸炎更廣   慢性腸炎患者的驗血報告顯示患者出現貧血、發炎指數偏高及蛋白質偏低等情況,醫生會出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以確定病因。 克隆氏症可以影響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出現病變。但較常見於小腸末端(回腸)和大腸開始的位置(結腸)。從大腸鏡檢查可發現受影響位置呈斑塊狀,部分腸道位置正常,但亦有一些腸道位置有發炎跡象。其發炎的情況可以深入至腸道壁的各層,導致複雜的併發症,如廔管和腸道變窄。有時候,病人的其他器官也會出現病症,例如皮膚發炎出疹、關節發炎痛楚等。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和克隆氏症相似,但其影響的地方只局限於結腸和直腸,不影響小腸和其他位置。潰瘍性結腸炎是從直腸(即肛門位置)開始向上發炎,病變呈連續性,而且發炎情況通常只涉及到結腸和直腸的內層黏膜,不會超出腸道壁的最內層。      治療克隆氐症應由飲食入手   手術切除發炎腸道來治療克隆氏症的效果可能不如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般有效,因為克隆氏症可以影響口腔、胃、小腸到大腸,手術難以達到根治性的目的。 由於手術難以根治克隆氏症,調節飲食就變得更加重要。隨了以藥物治療外,適當調節飲食可以減輕腸道負擔,有助紓緩症狀。由於克隆氏患者可能因為腸道炎症和消化吸收問題而出現營養不良,適當的食療能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研究數據指「全腸道營養」的配方奶對紓緩克隆氏症有良好效果,能改善八成或以上的不適症狀。 當急性發炎減退時,患者可以慢慢嘗試回復正常飲食。惟要小心避免可能觸發炎症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適當的飲食可以維持腸道的健康狀態,促進腸道的正常功能和修復,例如新鮮、營養豐富、無添加的食物。適當飲食可減輕炎症反應、提供營養支持、避免觸發炎症,同時維護腸道健康。然而,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可能有所有同,建議在調節飲食方面應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以制定適合個人狀況的飲食計劃。     


飯後跑跳會有盲腸炎?醫生話你知盲腸炎的成因及五大症狀

小朋友喊肚痛,痛點位於肚臍附近並且愈來愈痛,便要當心患上俗稱「盲腸炎」的急性闌尾炎。其實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盲腸炎,當中以10至19歲最常見,5歲以下則較少。雖然幼兒患上盲腸炎的機會較少,但家長卻不能忽視。因為年紀較小的盲腸炎患者出現併發症或腹膜炎的機會較高。孩子因肚痛到小兒外科緊急求診者中,大約有7至8%確診盲腸炎。 急性闌尾炎又稱盲腸炎,年紀小的患者較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盲腸炎的成因   盲腸接連大腸起始段,對人體作用不大。盲腸炎的主要成因是盲腸出現阻塞。包括盲腸附近的淋巴結腫脹,使盲腸的腸壁或外圍受壓,形成阻塞; 另一個原因是盲腸受糞便或寄生蟲堵塞。當阻塞出現,盲腸的末端會出現腫脹,再加上細菌感染便會形成膿瘡。嚴重情況下,膿瘡會導致盲腸破裂,引發腹膜炎等併發症。食物跌入盲腸導致盲腸炎﹖   坊間流傳兒童飯後跑跑跳跳,食物會跌落盲腸導致盲腸炎,此說法其實毫無根據。 - 司徒達燕醫生   盲腸其實是位於大腸與小腸接駁位的一段腸道,但它並無出口,當有糞便跌落盲腸便無法排出,而糞便長期留在盲腸就會硬化,最終引致盲腸發炎。盲腸炎的痛楚最初圍繞肚臍 然後蔓延右下腹 盲腸炎發作迅速,主要徵狀由肚痛開始。起初痛感通常圍繞肚臍附近,痛楚會持續增加,之後會蔓延至右下腹,又或者腹部多處都會感到疼痛,而且是連續性痛楚,而不像腸胃炎般出現絞痛或陣痛。小朋友或會出現嘔吐及悶悶不樂、沒精打彩的情況。盲腸炎的5大症狀包括肚臍附近疼痛(痛楚蔓延至右下腹)、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沒有胃口和發燒。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臨床發現年僅3歲小童亦會患上盲腸炎,但幼童未必能具體描述盲腸炎較複雜的腹痛感覺及痛楚位置,有時會令家長誤以為是一般腸胃炎或發燒,因而延誤醫治。如果小童突然喊腹痛,建議家長帶子女求醫及早了解病因,由醫生臨床檢查判斷。 盲腸炎的治療方法   盲腸炎屬於外科急症,一旦臨床確診,醫生多建議進行手術把盲腸切除,手術後約一星期便會痊癒。     延伸閱讀﹕小兒盲腸炎可大可小 必須做手術切除  


盲腸炎可大可小!  盲腸必有哪些症狀﹖是否必須做手術切除?

幼童患上俗稱「盲腸炎」的急性闌尾炎後果可大可小,嚴重可引致腹膜炎和細菌入血,恐有性命危險,動手術切除盲腸是唯一解決方法。 盲腸炎與急性腸胃炎容易混淆   盲腸炎初期病徵包括腹痛、發燒和嘔吐,症狀與一般急性腸胃炎近似;  痛楚一般由肚臍附近或上腹部開始,慢慢轉移到右下腹。   若幼童患上盲腸炎,未必能清楚表達肚痛位置及痛感而引致延誤治療,家長要小心留意。 - 司徒達燕醫生   醫生或因臨床未有足夠資料斷症,按病徵推測是腸胃炎而處方抗生素治理。部分孩子服用抗生素後的確可以控制發燒及嘔吐腹瀉等徵狀,但不代表盲腸炎已治癒,症狀好轉亦只屬暫時性。若孩子服用抗生素後症狀持續甚致加劇,宜儘快求診並作進一步檢查。   盲腸炎的早期症狀與急情腸胃炎相似,家長不要掉以輕心   盲腸炎如何治療﹖是否一定要開刀﹖ 盲腸炎初期,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控制發炎症狀。又或盲腸被旁邊的腸臟、網膜或肚裏的脂肪包裹住,形成局部發炎,沒有擴散開來至腹膜炎,醫生或會考慮處方抗生素治療。不過,經抗生素治療後,復發的機會很高,故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抗生素約三個月後,在沒有發炎的情況下儘早切除盲腸,杜絕盲腸炎復發及預防其他併發症出現。 盲腸炎的手術治療 手術主要分傳統的開放式手術,以及現時普遍小朋友也可進行的微創手術治療。微創手術大約可於一小時內完成。若沒其他併發症,通常住院一至兩天已可出院。但若小朋友開始有腹膜炎或其他炎症,則住院時間會較長。嚴重的甚至在手術後須服兩星期抗生素才可出院。盲腸炎若能及早發現,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便能大大縮短治療時間。 盲腸炎手術後如何護理﹖ 手術後要時刻觀察及小心護理傷口,減低併發症出現的機會。常見的手術後併發症包括傷口發炎或出現膿瘡。這些併發症有時候並非立即出現,有可能做完手術5日後才出現。手術後須小心觀察小朋友的進食情況、大小便及體溫是否正常。醫生亦會確保傷口癒合妥當才讓小朋友出院。即使小朋友出院回家後,父母仍要繼續觀察小朋友的情況,避免傷口濕水、保持飲食宜清淡及多作休息。至少休息兩星期,待傷口癒合後才可進行運動。如傷口出現紅腫等情況便要及早看醫生。        


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可預防幼兒病毒性腸胃炎

輪狀病毒是小兒急性腸胃炎的常見病因,有本港大學研究發現近四分一的幼童腹瀉個案,均由感染輪狀病毒引起。雖然目前未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但這個病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預防方法 - 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減少因感染而入院的機會高達九成。 讓寶寶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有效減少患上急性腸胃炎的風險   甚麼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Rotavirus, 簡稱RV) 是一種常見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呈輪狀外觀。輪狀病毒是全球引致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因之一,具有極高的傳染力,少至10隻病毒就能造成感染。   6至24個月大 感染輪狀病毒風險高   冬季為腸道病毒肆虐的季節,嬰幼兒更是感染輪狀病毒的高危族群。 - 周中武醫生   有研究指出,香港每33名幼童就有1人在5歲前因感染輪狀病毒而要入院。6個月至兩歲大的嬰幼兒如出現發燒、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持續三至七天,有機會是感染輪狀病毒引致的腸胃炎。成年人感染輪狀病毒通常會自癒,但幼童偶然會出現嚴重脫水,甚至抽筋。小於兩歲的嬰幼兒若未曾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患上急性腸胃炎時出現的病徵一般比已接種疫苗的嬰幼兒來得更嚴重,需要入醫院治療的風險也更高。 輪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輪狀病毒一般由患者的糞便或經進食受感染的食物傳播。病毒的生命力極強,在手上可存活長達4小時,在乾燥表面可存活超過10天。 輪狀病毒疫苗預防率高達九成 有研究指出,香港每33名幼童就有1人在5歲前因感染輪狀病毒而要入院。輪狀病毒主要經口糞途徑傳播,幼稚園及日間托兒中心亦偶有出現爆發。而且嬰兒時期的腸胃炎症狀一般比較嚴重,因此最有效方法是接種口服形式輪狀病毒疫苗。醫學研究發現,輪狀病毒疫苗預防急性腸胃炎的效果達九成。   世界衞生組織亦在2009年建議所有嬰幼兒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但輪狀病毒疫苗並不納入衞生署的嬰幼兒疫苗接種計劃,家長可以自費在私家診所或到醫院接種。   嬰幼兒患上急性腸胃炎,情況一般比較嚴重,或需入院治理   輪狀病毒疫苗分類   輪狀病毒疫苗主要分五價和一價。五價疫苗內含五種牛/人基因重置輪狀病毒的減活性口服疫苗,包括G1、G2、G3、G4以及P(8)的血清型;需要接種三劑,分別在出生後第二、第四及第六個月接種。另外,一價疫苗是內含純G1P(8)血清型的活性減毒人類輪狀病毒口服疫苗,需服用兩劑,在出生後第二及第四個月接種。   兩款疫苗的保護性大致相等,副作用輕微,亦可與其他疫苗一起使用。            


「乳糖不耐症」一飲奶就屙 咁點樣補鈣?

乳糖由葡萄糖及半乳糖組成,需由乳糖酵素/乳糖酶﹙lactase﹚分解吸收。乳糖不耐症 ﹙lactose intolerance﹚ 是一種消化道反應,因身體沒有產生足夠的乳糖酶消化奶類製品,導致腹瀉、排氣和脹氣,症狀一般在餐後30分鐘出現,而這跟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無關。     小時候可以喝奶 長大卻出現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可分繼發性和原發性。兒童患上的多屬繼發性,即由其他疾病造成。   兒童患上腸胃炎,一般肚瀉三天至五天就會痊癒。如果一個星期後還持續腹瀉,有機會是腸胃炎引致的乳糖不耐症。 - 周中武醫生   腸胃炎導致腸壁損傷,使乳糖酵素的生產量暫時減少,當進食含乳糖的食物時,便會出現肚瀉、腹痛、氣脹和排氣等乳糖不耐症的症狀。此類情況一般只屬暫時性,大約兩星期內便會自動痊癒。     相反,成年人出現的乳糖不耐症一般屬原發性,而且是永久性的。相信不少成年人都有這種經歷:小時候喝牛奶沒有大問題,長大後喝牛奶卻會肚瀉和胃氣脹。我們出生時,腸壁內已有足夠的乳糖酵素幫助消化乳糖,但部分人體內的乳糖酵素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此後一直維持低水平,因而引致永久性乳糖不耐症,此情況在中國人或亞洲人身上特別常見。   奶類替代品 吸收充足鈣質   隨著社會發展,均衡飲食建議每日要攝取適量奶類,吸收足夠鈣質對骨骼和牙齒健康非常重要。以一天為單位,一至三歲的幼兒約需500至600毫克鈣質;四至六歲的孩子約需800毫克鈣質。不喝牛奶,如何補充?家長可為孩子選購不含乳糖的奶類製品,如豆奶或杏仁奶;亦可在膳食中添加豆腐、西蘭花、白菜、菠菜、枝豆、杏仁或三文魚等高鈣食材。 各種食物的鈣含量 食物 鈣含量 高鈣豆奶1杯 (240mL) 288mg 高鈣杏仁奶1杯 (240mL) 430mg 硬豆腐 (100g) 320mg 西蘭花 (熟) 1碗 (156g) 62mg 白菜 (熟) 1碗1 (170g) 158mg 枝豆 (100g) 63mg 杏仁 (烤) 100g 266mg 罐頭三文魚*(連骨) 100g 249mg *三文魚同時含有豐富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   服用乳糖酵素和益生菌可治療乳糖不耐症嗎?   坊間有售的乳糖酵素補充劑,有些人會在喝鮮奶前先吃一粒幫助消化,這對部分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有一定幫助,放在小朋友身上又是否可行呢?其實小朋友出現永久性乳糖不耐症的機率相對較少,很少需要用到乳糖酵素補充劑。有家長可能會問「讓孩子食益生菌有用嗎?」其實益生菌和乳糖消化是沒有關係的,所以不會有特別幫助。   服用益生菌或無助改善乳糖不耐症。 - 周中武醫生   母乳會否引發乳糖不耐症呢?   母乳的確含有大量乳糖,但卻不會引發乳糖不耐症。腸胃炎才是引發短暫乳糖不耐症的元兇。如果你的寶寶現正以母乳餵哺,而你又懷疑寶寶有乳糖不耐症,先不要馬上停止餵哺,最好先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八大成因致血便 觀察顔色有助斷症

兒童大便有血,可能是食物造成的假像,如火龍果、紅莧菜或朱古力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警號。不同顏色的便便反映不同的出血位置。     八大血便原因     便秘及肛裂:這是血便最常見的原因,便秘導致大便過硬,會弄損肛門致肛裂出血,出血量通常很輕微。孩子排便乾硬,大便有血絲、抹擦的廁紙沾有血跡,便有機會是與便秘有關。對牛奶蛋白過敏:較多發生在數星期至數月大的嬰兒身上,徵狀是大便帶有少許黏液或少量血絲,但肛門並無裂傷。寶寶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吐、糞便中帶血、腹痛、腹脹等徵狀。消化性潰瘍:患者較多屬青少年,會排出暗黑色的血便,病因可能與腸、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有關。患者也可能會出現腹痛、食慾不振、貧血、體重過輕等情況。兒童的消化性潰瘍多與家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密切關係。   腸套疊:腸套疊是患者的一節腸被套進另外一節腸裏而造成腹痛,嚴重可致「箍腸」導致腸道缺血壞死。患者多是五個月至一歲半大的嬰幼兒,他們會有一陣一陣肚痛、嘔吐,亦會排出黏液狀血便,因此應立即求診,及早治療。細菌性感染:細菌性腸炎的大便多帶有血絲及黏液,多有發燒,甚至脫水現象,家長要留意及時為子女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如情況嚴重,醫生亦會考瀘使用抗生素,以幫肋痊癒。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是一種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但較少見於兒童身上,多數患者是青少年。慢性腸炎症狀包括發燒、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貧血等。幼年型瘜肉:患者多是五至十歲幼童,常見症狀包括大便有血、大便帶有粘液;患者大便時,瘜肉甚至會從肛門外露,醫生要透過大腸鏡檢查及進行切除。腸癌:兒童患上腸癌導致大便見血的機會極低,但研究發現若有家族性腸癌風險,兒童患上腸癌的機會亦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