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患小腸氣比例高 大髀罅發脹屬病徵|健康.至尚
男嬰患小腸氣比例高 大髀罅發脹屬病徵

男嬰患小腸氣比例高 大髀罅發脹屬病徵

如果嬰兒或小朋友哭鬧或咳嗽時,如果大髀罅位置或男嬰近陰囊的位置突然脹起,便可能患上俗稱小腸氣的復股溝疝氣(Inguinal Hernia)。小腸氣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通常在嬰兒和幼兒期發生。根據統計數據,初生嬰兒的小腸氣發病率約3-5%,尤其是在未足32週出生的早產嬰兒中,發病率較高。男嬰的發病率約為女嬰的五倍。

 

家長要留意,小腸氣是小朋友因復痛而求醫的常見疾病之一。

- 司徒達燕醫生

 

復股溝是位於腹壁和大腿交界處的一個區域,即大髀罅位置。當小腸氣發作時,大髀罅會因為腹腔內的器官(如小腸)透過管道的缺口突出,形成疝氣。如果小腸等器官無法自行退回腹腔內,便可能出現「箍腸」,嚴重者腸道會於6小時內壞死,甚至致命。

 

嬰兒小腸氣/腹股溝疝氣

 

為何男嬰較易患上小腸氣﹖

 

男嬰之所以佔多數,是因為男嬰的睾丸在出生前會經由腹股溝管道進入陰囊,而個管道位於男性兩邊大髀罅內側、陰囊對上位置。當嬰兒出生後,這個管道應該自行閉合,但少數男嬰的腹股溝管道未能完全關閉,就會形成單邊或雙側腹股溝疝氣。

 

每當哭鬧或谷大便時會出現腫塊

 

每當小朋友腹部用力,例如哭喊、咳嗽甚致谷大便時,肚子內的壓力增加,小腸或腹內的網膜便會經由管道被擠出腹腔外。此時嬰兒或會感到痛楚或不適。但當嬰兒情緒平復後,小腸一般會自行退回腹內。家長為寶寶換尿片或洗澡時,可以留意腹股溝有否發脹,以及腫脹有否在身體躺平後消失。

 

一歲前「箍腸」機會高 可致腸壞死

 

目前尚無藥物治療腹股溝疝氣,唯一的方法是透過手術修補管道。「箍腸」是小腸氣的一個嚴重併發症,需要及時就醫處理。家長常有一疑問:「寶寶的患處體積不大,或者腸臟不是經常突出,是否反映病情較輕?」然而,臨床發現不論患處範圍大小,或者發作是否頻密,均可能出現「箍腸」的情況。即個別患者因管道比較狹窄,突出的小腸未及退回腹內已被卡著,因而影響小腸血液循環,導致腸組織在缺血情況下壞死,病情嚴重者可在六小時內出現併發症,若不及時醫治可構成生命危險。

 

嬰兒小腸氣可致嚴重的併發症

 

有研究發現,嬰兒於一歲前出現「箍腸」機會較高。「箍腸」一般不易察覺,家長亦不易分辨,但總括而言,「箍腸」的四大症狀包嘔吐、腹部發脹、沒有大便、患處紅腫發疼。家長若發現寶寶出現上述病徵,應儘快求醫檢驗,以免延誤治療加劇病情。過去曾有嬰兒出生後即被確診患上小腸氣,如有此情況,醫生會馬上把腸道復位,然後施行手術,管道閉合,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成「箍腸」。